電商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如今品牌與商家投入電商與否只是早晚的問題;而進軍大型電商平臺固然重要,但不少品牌仍選擇自立門戶,創建自家品牌電商。市占前三、有著 16 年日本電商市場經驗,協助品牌自建官網、投入電商業務的日商雙贏(w2solution)與科技新報整理品牌電商經營 3 大盲點,不僅適合品牌電商進行年末檢視,也有助于品牌回歸經營電商初衷。
全球電商市場急速成長,品牌電商不能不知 3 大盲點
不光在臺灣,COVID-19 疫情成為全球電商發展的催化劑,封城、零接觸等所帶來的生活需求促使電商快速成長。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調查顯示,2020 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占整體零售市場的比重大幅上升至約 16%、電商銷售額年成長率更高達近 27%。越來越多人習慣于網購,在手機、電腦上挑選商品、付款下單,不久后商品就會送貨到府,整個網購體驗一氣呵成。
我們已能看見臺灣的 momo、PChome、蝦皮等大型電商平臺近年來規模越來越大,與人們的生活更加密不可分。想像大型電商平臺如同百貨公司具有豐富商品種類以及龐大人流,上架商品后確實有機會被看見、被購買,搭配各式各樣的電商功能甚至娛樂服務,讓消費者有很好的網購體驗。
但對于品牌業者而言,常需配合平臺業者參與檔期活動、祭出折扣價格或者要求投放廣告加強曝光;種種制式規格與規則,不僅易綁手綁腳,品牌理念價值也無從傳遞,進而落入價格比較循環中。更棘手的是,在拿不到會員名單、無從得知消費者輪廓的情況下,品牌業者如同“被綁架”,更失去了進一步依據顧客需求提升產品及服務的機會。
也因此,不少品牌投入自建品牌電商的道路,然而面對瞬息萬變且競爭劇烈的電商市場,經營過程中有 3 大盲點,若稍不注意,易導致品牌電商經營變調。
一、落入平臺流量思維陷阱
過去因大型電商平臺本身具備龐大流量,品牌及其商品的首要考量是:如何才能脫穎而出,使平臺流量優勢加惠于自身?大多數作法是搭配平臺檔期活動、運用廣告版位曝光等,進而獲得流量與關注,也因消費者在大型平臺上的選擇性更多,品牌被迫面對更多競爭,易落入流量思維陷阱中。
相較之下,自建品牌電商,固然少了流量的優勢,卻能從中收集顧客消費行為、借由客服直接接觸消費者,深度理解其需求。品牌也更能專注于運用 CRM,制定產品與行銷策略,并提供更全面的售后服務等。因此,如何讓期望消費族群能找到并考慮自家產品,甚至能于購買后一再回購,或許會是比起沖流量、打活動等,更需優先關注的項目。
像是搭配 SEO 提升搜尋排名,或是近年來網紅經濟帶起的團購、直播銷售等方式,都能看出品牌更著重自身特色與消費者之間連結,善用與品牌屬性相近的網紅所帶來的龐大人流,搭配品牌官網也更具發揮空間。跳脫過往平臺流量思維,才能把握品牌電商所能帶來的價值提升。
二、品牌特色仍被框架
另一個部分,則可檢視品牌特色與理念,是否能于自家平臺上有效的傳遞給消費者?
品牌電商發展之初,多會找尋既有的架構系統,先以固定套版搭建自家平臺。然而隨著品牌的成長與電商市場的競爭日增,品牌獨特理念若未能于自家平臺上或決策過程中,有效地傳遞給消費者,可能如同再度陷入大型電商平臺的制式框架中,因獨特價值流失而被迫陷入的價格戰循環。
日商雙贏(w2solution)指出,精心打造的客制化版面,不僅有助于完整展現商品細節,圍繞品牌意象而生的版型、色調和設計,更能讓消費者充分體會品牌精神,進而以認同和信任,取代價格決策。而客制化功能也能進一步運用于解決營運痛點,像是日商雙贏就曾協助日本知名二手服飾商,打造客制化功能使上萬筆 SKU 上架作業僅需 5-7 天就能完成。
適度地運用客制化,不僅可凸顯品牌特色、影響消費者購物決策方向,也可進而協助品牌解決營運痛點,使品牌挑脫價格比較循環,邁向長遠經營。
三、低估品牌電商信賴度的重要性
而最后同時也是最易被忽視的盲點,則是資安防護,看似與品牌電商存亡的相關度較低,卻直接關系到顧客對于品牌的信賴感。例如購物網站的交易資訊外泄時有所聞,衍生出像是要求消費者到 ATM 解除分期付款這類的詐騙案件,不僅影響品牌形象,后續處理不慎,還可能引發公關事件。
隨著網購詐騙與惡意攻擊方式的不斷更新與增長,品牌電商將面對的問題也將更為棘手。具備 ISO 27001:2013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的日商雙贏(w2solution),分享其如何為客戶做足資安準備:像是服務器以及電商系統異地備援,萬一遭受攻擊可以即時切換備援的系統,使營運不會中斷;系統后臺權限分層分級,顧客的機密資料只保留在主賬號權限內,當發生資料外泄時,不僅掌控個別賬號的使用狀況、易于追查。
日商雙贏(w2solution)具備主動通報系統,能在可及范圍內,第一時間掌握可能的資安攻擊狀況,也因此 16 年來其客戶從未發生資安事件。而品牌電商系統是否夠穩定,更是影響信賴度的因素。日商雙贏以日本為例指出,由于本土知名藝人或偶像團體的號召力極強,且在以線上串流影音當道的現今,現場演唱會、粉絲活動搭配周邊商品販賣早已取代 CD 成為營收主流,因此在購票網站上更需要客制化的設定并應付龐大售票流量。也因其平臺的穩定度高,才獲得日本演藝公司的青睞合作。
發展品牌官網作為多元布局,讓品牌得以跳脫大型電商平臺、面向消費者進行深度經營,除能有更多發揮空間,并累積品牌價值外,用戶體驗和資安防護也不可忽視。只有專注于與消費者建立堅實的信賴感,品牌價值才能深植于消費者心中,帶領品牌電商邁向穩健的長期發展。
(首圖來源:Shutterstock)